金属盖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金属盖厂家
热门搜索:
技术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技术资讯

【新闻】旱稻育种显身手金草

发布时间:2020-10-18 16:18:38 阅读: 来源:金属盖厂家

旱稻育种显身手

2011年5月份,焦杂粳1号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。截至2013年年底,该品种在我省累计推广面积达69.95万亩,共增产稻谷3335.22万公斤,创社会效益10067.06万元,比我省主栽水稻品种“豫粳6号”增产12%~15%。2014年,“杂交粳稻焦杂粳1号的选育及应用”获科技进步奖一等奖。

焦杂粳1号是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水稻研究所所长徐九文带领团队历时11年育出的杂交粳稻新品种,也是截至目前我市唯一通过河南省审定命名的杂交粳稻新品种。在此之前,他已育成水稻新品种5个,分别是国审品种焦旱1号、新稻8号、新稻10号和省审品种豫粳5号、豫粳7号,这些新品种都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。

成绩的背后,是多年的坚持和超乎常人的付出。

徐九文,1966年出生于博爱县,1990年从河南农业大学园艺学专业毕业后,分配到市农科所工作。当时,国家推广旱稻,省农科院在我市安排了试验育种,徐九文被分配到了水稻课题组,这一干,就是25年。

育种是一个漫长且不易出成绩的工作,而杂交粳稻育种,更是育种界的大难题,技术含量要求极高,很多知名研究院的研究都因难度太大没坚持下来。

得知徐九文搞杂交粳稻育种,很多人表示不理解、不看好,省里一位专家更是直言:技术力量薄弱的地市级农科院搞这项研究,根本成不了事。

面对压力,徐九文下定决心:越难才越要搞出名堂来。

这样的选择,缘于他的一个心愿:杂交稻比常规稻产量高10%~15%,随着水资源越来越紧缺,“水稻上岸”“旱地直播”这种更加节水的种植方式必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,大有可为。

杂交粳稻育种难在哪?

难在制种!以焦杂粳1号为例,让父本和母本的花期相遇是一大难题。该种子父本是由籼稻的基因转到粳稻的,花时是11时至11时30分,而母本则是11时30分开花,12时30分进入盛花期,花期相遇才能完成授粉。徐九文潜心研究、试验三年,通过技术创新和种子创新攻克了这一难题。

“种子选育成功仅仅是个开始,如何让新品种在生产上得到推广,实现稻谷增产、农民增收,还需要做机械、种植技术等配套工作,只有将多方面技术有机融合,一个新品种才能真正发挥作用,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。”徐九文说。

搞农业科研,要吃得了苦、耐得住寂寞、坐得了冷板凳。稻谷每年的花期在8月15日至9月5日,开花时间在11时至14时,正是一年中、一天中最热的时段。徐九文戴着草帽、穿着长袖和胶鞋,在试验田里一待就是几个小时,常常是带个馒头或烧饼当午餐。2004年开始,市农科所开始在冬季到海南加代种植,每年有5个月,徐九文是在海南度过的。当时交通条件有限,徐九文常常要带着作实验用的材料坐长途汽车去海南,一坐就是30多个小时,腿要肿上好几天。

在海南加代育种,面临的不仅是技术难题以及手把手教当地人种的示范难题,还要适应环境,最难对付的是水牛。2005年海南大旱,徐九文想尽办法保证了两亩多试验田的浇水,而青青的稻苗吸引了很多觅食的水牛。为此,他先是用白色塑料布盖上,水牛照样啃苗;他又换成不透明的黑色塑料布,水牛会用角挑开。徐九文只好雇了个当地人轮流日夜看守,熟一点收一点。

从试验田到实验室,从焦作到海南,徐九文的生活就这样被定格。没有热爱和全身心的投入,就坚持不下来。徐九文告诉记者,2003年,当一个水稻品系培育即将检验成果时,由于单位经费短缺,所里决定“小作物不搞了”,可此时放弃,中断两年材料就不再发芽了,之前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。徐九文咬牙坚持下来,自己掏腰包租试验田,自费购买材料,自己制作试验标牌、纸袋等,并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坚持育种。“育种工作周期长,成功率极低,一年要试验几千个水稻品系,而真正符合要求的可能只有两三个品系,唯有坚持,才能出成果,这也是每一个育种人的生活写照。”徐九文说。

徐九文说,作为农民的儿子,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培育出高产优质的种子,让农业更高效,让农民多增收,也为国家的粮食安全作出贡献。(焦作日报)(责任编辑:董艳雪)

治疗妇科炎症的医院

治疗皮肤病专科医院挂号

广东治关节置换医院哪家好

专业治疗男性不育专科医院排名